斑彩菊石

已售

单个9.8×7.8×1.1cm,重约204.88克,文物商店库存,八十年代以前收购。

双面全玉化,八卦图纹理,形状奇特,斑纹(缝合线)漂亮,包浆自然,品相完好。古代藏区将海螺视为宝物,有辟邪转运,招财聚宝之功能。

在4号展厅内,一块2亿年的鹦鹉螺化石引众人驻足:“这只鹦鹉螺跟恐龙是一个时代的,距今已有2亿多年历史,现已被纳入科学研究范围”。展商介绍,这种鹦鹉螺化石出土于非洲,价格高达100多万元。展商拿出一对分为两半的鹦鹉螺化石,“这个是我们人为切开的,因为从中间的切割面可以看出它年代久远”(2011年8月11日长春城市晚报)。

描述

2亿多年前,现在喜马拉雅地区还是大海,因此曾出土大量菊石。造山运动导致地壳上升,海底变成高山,生活在海洋底层菊石呈现在地面上,成为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变化的见证物,同时也为恢复当地的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证据。

菊石因为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。由鹦鹉螺进化而来,菊石的结构也与鹦鹉螺相似,体外有一个硬壳,它内部分为隔壁和气室两部分,通过气室排水或吸水作用来控制自身升降。菊石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,壳的直径一般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,最小的仅有一厘米;最大的直径可达到2米。

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,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亚纲,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。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(距今约4亿年),繁盛于中生代(距今约2.25亿年),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,白垩纪末期(距今约6500万年)绝迹。菊石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,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。

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含有各种菊石,特别是广西的早泥盆世菊石群,华南二叠纪菊石,广西、青海、西藏三叠纪菊石和西藏侏罗纪及白垩纪菊石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早期菊石缝合线形状较简单;中晚期体表的缝合线形状复杂,出现很多弯曲部分,体现了“时间愈老愈简单,反之则愈复杂”这一规律。菊石鉴定特征为外观复杂的缝合线,此线随着年代演变而趋复杂。菊石的宝石级品种称“彩斑菊石”(Korite),表面有机质已被二氧化硅取代,二氧化硅微小球体的排列对光产生衍射现象,使表面产生漂亮晕彩,其商业价值不输欧泊(蛋白石)。

菊石在地层中保存完整,中空的外壳在数百万年间逐渐被水晶填充,使得表面呈现出珍珠般色泽,反射出五颜六色光彩。纵剖面呈美丽的螺旋形,棕黄色半透明,色如琥珀,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之一。闽南民间认为菊石可给人带来好运气、好风水,多喜收藏,室内成对摆放。个体硕大,色美者价高,精美者价值连城。2012年台湾市场出售70cm直径菊石切片,一对价值800,000新台币。不过菊石总体产量很大,科研价值胜过收藏价值。

菊石为亿万年之化石,在大自然冲击变化下凝聚了天然能量,储存了不少磁场与振动能,能强化人体气场,促进血液循环及安稳情绪,对心灵的抚慰及舒压有明显效果。

长度不足10cm,克数大于200,说明方解石化程度高。玉化其实就是方解石化,菊石打光透的都是方解石化。严格意义上说化石不存在玉化,“玉化螺”、“珊瑚玉”是方解石化,“树化玉”是硅化,延管螺是相当于蛋白石的硅化,腕足、双壳是玛瑙化。现生的哺乳类牙齿打光也透,因为外层有牙釉质,所以晚上打光看自己的牙同样也是“玉化”。

目前市面常见新品皆出自马达加斯加,特征为个头大:以开片为例,单片长15.6cm,宽12.8cm,两片净重可达701克。未开片的单个长14.5×11 cm,重达580克,斑纹硕大粗糙,无自然美感。

斑彩宝石是印第安人的神石,亦称水牛石,经过七千多万年在地下演变而成。不但渊源久远,更有传奇神话,最早记载来自于北美洲印第安人传说,公认因吸收宇宙大地的精华及能量,具有非凡的改善及调节作用。

评论

目前还没有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 “斑彩菊石” 的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