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中期以前云南顺宁县衙三槽锭(官银)

售出

约4.49×3.4cm

重约99.7g

参考嘉德2016年秋拍成交价

描述

戳印一横二直,“顺宁县衙”戳印可从上、下、横三个角度识别。通体包浆呈灰褐色,戳印规整,书体古拙,字口锋利,保存完美,品相上佳。日本著名古钱币老店野崎氏30年代购于中缅边境,珍藏多年,目前仅见。

罕见的一横二直打戳形式。以宝气及润色来看,含银量当在九成以上。宝面细丝纹扩散自然,灰黑色包浆到代。宝底蜂窝分布不均,大小不整,气孔不划一,无作伪痕迹。光绪十年后,云南银锭形制统一为牌坊锭形状,三槽锭除课税上解藩司外,不再流通市场,以故坊间罕见。

泰定四(1327)年,元朝置顺宁府,辖今昌宁县北、凤庆县、云县。乾隆三十五(1770)年,清政府于顺宁府直辖地置顺宁县。1954年,顺宁县改为凤庆县,属大理专区。

云南矿产资源丰富,自古盛产白银,西汉时昭通出产的“朱提银”即作为货币流通。元朝时白银大量进入流通领域,《元史·食货志》记载,天历年间云南银课收入已近同期全国岁入之半数。明代开始,白银成为云南主要货币,逐步形成大数用银,小数用钱的流通格局。

明朝自身银矿产量极为有限。全汉昇《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量》估算,明代每年白银产量仅有30万两左右,主要来自云南,不足部分则取之日本。1542年,葡萄牙人到达日本,开展日欧贸易的同时,从日本走私巨额白银至中国,再从澳门走私生丝至日本,通过兑换差额牟取暴利。

入清后,云南自铸及外省流入的银锭种类繁多,造型各异,形制复杂,有大长槽、单槽、双槽、三槽等多种,光绪十年前后定型于牌坊锭,又称马鞍锭,是云南代表性的元宝,深受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重视。

三槽锭顾名思义,锭面有三槽,即三个戳印。是嘉庆以前滇中流通的元宝器形,也是光绪中叶名扬中缅越三国的牌坊锭的雏形。三有大小两种规格,通常大三槽重四至六两,小三槽重二至三两。铭文形制也有两种,一是三竖行直打,与光绪十年以后出现的牌坊锭十分相似,存世有一定数量。一是一横二直,如同“门”字,多为嘉庆以前铸造,存世少见。相比清末数以吨计的五两大牌坊锭,清中期以前三两小锭存世量极为稀少。

铸造三槽锭大致分三个阶段:将融化的银水倒入方形的槽中成为锭形;趁热取出坯件用锤敲扁两头;再次将银坯入炉,在两头和中间用钢印打上铭文(戳印)。铭文多为纪年或银号名,通常一印三盖,如“咸丰二年 咸丰二年 咸丰二年”,或 “宏聚昌记 宏聚昌记 宏聚昌记”。也有在铭文中增加成色描述,如“庆顺九九银”。三槽锭既有官府委托铸造,也有商家自行铸造,后者大部分在光绪初年加盖“号银”或“解银”等表明银锭性质的戳印。

光绪初年,三槽锭的外观开始有所改变,因其外形像牌坊,故称牌坊锭,又称马鞍锭。铸造相对三槽锭多出一道程序:成品送往检验银锭的公估员审核,检验合格后在凸出的两柱打上公估印铭文,多为在当地有一定信誉的老字号名称或银匠姓氏,有时还在银锭左右柱面打上同业公会或官公估的鉴定印,以保证成色。牌坊锭定型后,经历公议、公议公估、汇号公估和官公估等多个发展阶段,各阶段都有其独自特征。

评论

目前还没有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 “清中期以前云南顺宁县衙三槽锭(官银)” 的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