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等地竹币21枚(罕见戳记、解放、人民公社等)

售出

每枚约8-12cm不等

约1930至1960年

描述

一共21枚,6枚原穿绳,15枚散装,应该是常临币的一种。戳记五花八门,有识别价值的为“解放”和“人民公社”,可证60年代以前尚在使用。此类竹币存世量应该尚有,但刻有“解放”、“人民公社”戳记的想必凤毛麟角。原则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,所幸有实物存世留真。

竹筹:旧时代替货币的凭据之一。筹字从竹,从寿,本义长时间使用的竹制品。多用木、竹削制,也有骨制、牙制,金属制品,通常为圆柱状或片状,作为领取物品的计数凭证。引申为计算,转意算计,《史记·高祖纪》名句“运筹帷幄之中”,得来如此。

竹制钱币学名“竹钱筹”,可谓中国钱币上的奇葩。出现在清末江南一些地方。当时铸钱用铜紧张,制式零钱既少又粗制滥造,人们迫切需要代替制钱使用的零钱。同治年间,一家席子店率先制作了一批竹制一百文面值的钱筹,准备直接用于本店收购草席。结果这种钱筹迅速普及,杂货店、布店、酒店、腌腊店、糖果店等都开始发行这种“钱币”,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钱庄。

竹制钱筹由民间经营者发放,大小厚薄稍有区别,但总体样式大致类似。一般长约9厘米,宽约1.2厘米,上端开一个穿孔,穿孔两侧各挖去一小弧块。钱筹的面额有五文、十文、二十文、五十文、一百文、二百文、三百文不等。大致说来,竹钱筹就是民间自己加工制造的,在清末民初,钱庄、店铺、商号发行的在市民中流通的代用币或零用小票。

民国时期,江苏民间曾广泛使用竹质代用币。这类代用币多呈大小不等的牌(筹)型,其上刻写、烙烫文字及符号,以标明年号、代用钱数、店堂号、名号、地名、押记等。

这类竹质代用币上的“正義鎮”、“沈瀆鎮”、“明月湾”等地名,大都为今日江苏常州、无锡、苏州等地旧属。代用(当)钱文种类有“制钱”、“铜圆”、“大洋”(银元)等。时代大致为光绪后期至民国中期。

其材质和制作工艺,是用毛竹手工刻制呈牌型后再于上面刻写、烙烫文字及符号,有的文字使用了当时常用别字,如“伯”为“佰”之别字,“念”为“廿”之别字,“當拾銅圓念枚”即“當拾銅圓二十枚”。其用途比较广泛,除代钱外,尚有代谷类物的竹币。

作为当地民间坊场、店铺、堂馆等用于商贸交易或兑付钱粮工食的凭证,苏常一带居民使用时间较长,有些甚至将代用钱数进行覆替后继续使用。至于当时的“汪正興”、“萬昌順”、“毛记”等诸多经营者具体从事何种业务,今已无从考证。但这类竹质代用币存世,足以佐证当时民间商贸往来之繁荣,作为历史遗存,具有重要收藏价值。

评论

目前还没有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 “苏州等地竹币21枚(罕见戳记、解放、人民公社等)” 的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