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世纪初牙雕弥勒戏童子

已售

约3.7×4.1cm

底部约4×1.7cm

重约31.23g

明末(1644年)以前制。玻璃包浆,皮壳醇厚,整像雕琢生动传神,历久传承,保存完好。

描述

弥勒戏童子寓意皆大欢喜,此件取材牙芯,质地细密,弥勒坐于地,肥头大耳,袒胸露乳,神情喜悦。手托童子,顽皮嬉戏。以金线描绘衣衫,雀丝勾画表情,雕作浑然天成,刻画生动有趣。

手把件言下之意,即手上把玩的物件。常见文玩器形之一,属于比较典型的玩物。雕刻风格往往体现吉祥寓意,如马上面有一只猴子,称为马上封侯等。在盘玩过程中可形成美丽的包浆,呈现岁月流转的凝重和沧桑。

手把件材质和造型没有固定规制,通常为便于一手把握,尺寸在长8厘米,宽5厘米左右为宜。雕工方面要求圆润流畅,工艺太过精细容易扎手,也难免磕磕碰碰。手把件一般配置挂绳,可保护器物安全,以免摔地;还可将其作为玉佩挂在腰上,便于携带。把玩既可赏心悦目,并且手部运动和物件按摩亦能促进身体健康。

明代是装饰雕刻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,从明代中叶起海禁解除,海外各种珍稀材料(象牙、犀角、紫檀木、黄花梨木)源源不断地进入,民间象牙雕刻业获得发展机会。

高濂《遵生八笺·燕闲清赏笺》记载:“闽中牙刻,工致纤巧,夸无置放处,不入清尚”。说明象牙雕刻在福建也得到发展,只不过民间风味太浓,不入艺术鉴赏家高濂法眼,才有此等评价。另从明人笔记中可知,明代有许多著名文人雕刻家也偶尔从事象牙雕刻,像鲍天成、夏白眼、朱小极、王百户、朱浒崖、袁友竹、朱龙川、方古林、朱三松和濮仲谦等人,对象牙雕刻技艺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。

明代御用监下设象牙作,是为宫廷制作御用器的专设机构。从明代传世牙雕来看,品种较多,有人物、印章、文旁用具、镶嵌、剑饰和簪、梳等物件,种种奇巧,迥迈前人。另外有不少实用象牙制品,如象牙秤盘和象牙尺(北京历史博物馆藏品)、笏板、象棋等。

明代牙雕人物最出色,常見有仕女、現音、八仙、福禄寿三星和十八罗汉等,特点为人物动态借助象牙料自隅弯曲之形,随形雕刻,只头部两侧略有去料,全身去料很少,连手持器物都是随料而做,不顾忌原来形态;刀法简练,衣纹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大折叠式和阴划线表现;头较大,重視刻画面相神态,如牙雕寿星不论造型如何,都利用筒口较大、直径较细的象牙雕刻而成,底部壁0.7厘米左右;人物姿势借用牙料自然弯度,无大去料;头部较大,为身高四倍首;脸部做工极细,面相生动,胡须用阴刻线表示;手中拐杖、扇子都随料形与躯体贴在一起;衣纹用刚劲有力阴刻线,富有装饰性。

明代象牙雕刻做工细腻,人物、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,早期以龙纹、荷莲纹等纹饰居多,中晚期则以梅、竹松石人物居多;圆雕佛像是明代早中期流行的重要题材。清代象牙雕的牙雕纹饰以帝王偏爱和文人爱好的图案为主,雕刻根据技巧和风格差异,分为南北两派。南派亦称广派,其象牙制作侧重雕工,富有装饰性,讲究牙料漂白和色彩装饰,作品多以质白莹润,精镂细雕,玲珑剔透闻名于世。

此件包浆润泽,岁月积淀明显,充分体现明代匠师巧夺天工之美。匠人巧妙利用象牙自身纹理,刻画背部衣服线条及胸腹部皮肤宛如浑然天成。放大观赏,其自然纹理和局部细节足以让人爱不释手,堪称文人书房陈设的佳器。

这种完全不加修饰的明代随形摆件,由于蕴含独特趣味和哲理,一直受到市场追捧。例如2014年纽约安思远专场,类似明代象牙摆件成交价约合150万人民币。

评论

目前还没有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 “17世纪初牙雕弥勒戏童子” 的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